《人生有點難,老子幫你變簡單》-從道德經萃取出給管理者的智慧
看到這本書名大家或許會很納悶,老子、道德經跟管理有什麼關係?跟工作有什麼關係?
我想直接引述書中作者序的一段文字就能簡要的解開大家的疑惑:
本書作者對於道德經的解讀或許會與坊間一般的解讀方式不太相同,從書中作者引述的來源及用詞可以見得作者對於道德經有精闢的研究與了解,最特別的莫過於,將一般人認為與道德經最沾不上邊的「經營」、「管理」與道德經內的智慧掛上了鉤,這也是我讀完後推薦本書的主要原因。
不管你是公司基層、高層管理者、一般職員或甚至自營工作者,我想細細品味一下本書中對於道德經的解讀及見解,都能對於人生中不同階段有所助益。
道德經篇幅廣大,我這邊僅能略略把幾個閱讀後印象最深刻的幾個片段與大家分享,還是希望大家能完整的將他讀完,才能對於前後文的關聯與寓意能有更完整的了解。
不尚賢,使民不爭
提點領導者、上位者不要表露自己對於特定賢德標轉的傾向,否則下位者(民眾)就會為了名分、地位等虛名爭執,進而影響了團體、團隊的功能性與穩定性。
這點跟大家平時的印象可能大相徑庭,難道領導者不應該推崇某些特定類型的人嗎?不應該讚賞特定種類的人嗎?理論上好像應該,但也正因為下位者都對領導者的好惡有著高度關注,若因為這樣而造成團體內的比較及嫉妒心態,那久而久之就會使無法符合該標準的人失去信心,進而無法將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所有的標準都是動態的,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未必相同的標準都能適用,若領導者用單一標準來橫量所有人,相對而言也是忽略了每個人的獨特性。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這段衍生成大家平常聽到的「功成身退」,常會成為大家想引退、離開的說詞,但在本書中卻不是這樣解釋的。
功遂身退後接了一句「天之道也」,所以作者解讀為,當一切已經順利運作時,並不是撒手離開的時候,反而是要隱藏在背後,把自己的位置、名利及地位放到後面,持續的為團體做事,就像天之道一樣一直隱藏在萬物的背後運行著。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道德經中有提及許多關於控制自身慾望的章節,又尤其專注在對管理者、上位者說,當一個人所處的地位變高、選擇變多時,五光十色的選項反而會讓人失去的正確判斷的能力,而容易成為人生或仕途上的最大阻礙,因為虛妄的念頭、干擾變多時,我們很容易忘記了自己的初心及本業,而成為了隨波逐流的人,這樣一來努力打造的基業根本就容易因此浪費了。
當自己處於順風狀態時,周遭的人容易阿諛奉承,如果自己沈浸在享受這些奉承狀態下很容易因此而把真正有益於自己的諫言給忽略了,所以必須時時保持自己的理智,不因環境變遷或週遭的潮流而失去判斷能力,這對於一般人很重要,對於管理者、上位者更是如此。
總結
一般人看到「經」就常產生艱澀難懂的印象,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只是因為古人常把文意藏的很深,再加上古代書寫習慣的緣故而讓我們不容易理解,但透過有深厚國學背景的人來帶領,其實經典是很好理解的,而文字最有意思的地方莫過於每個人在不同階段閱讀都能有不同的收穫。
雖然古人的思想、價值觀或許並非完全契合現今的時代背景與遊戲規則,但仔細想想,古代也是亂世紛擾,其實跟現在的社會本質上也沒有太大的不同,許多的處世之道仍然是非常好用的,期望大家都能從中獲得有趣的見解。